點擊圖片可放大。圖片出自《國家地理立體書 - 蝴蝶》

今天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了這篇文章,裡面的各種錯誤讓人驚訝,老實說很多人想將所謂的蛾類(Moth)及蝶類(Butterfly)區分開來,但牠們概括而論就是鱗翅目底下的一支,而且在演化樹上來說他們也不是分開獨立演化的,硬要將牠們區分開我認為是非常困難且無聊的,甚至根本沒有這個必要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

 

首先我們要先了解,在科學不發達的從前,分類學家在做物種研究時,只能依照所謂的外型特徵、相對應的幼蟲型態、出現的時間季節等等......,這些不夠嚴謹的特徵來做分類,也就是所謂的形態學分類(Morphology)。在昆蟲生理研究慢慢進步之後,生殖器的解剖成了鱗翅目鑑定底下十分重要的一環,許多的物種即使外觀在怎麼相似,只要產生了生殖隔離(Reproductive Isolation),那麼牠們的生殖器必定會有所差異。不能說形態學分類完全都是錯誤的,但是在歸類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誤鑑定,因此在這個時候就得依靠生殖器以及DNA的序列鑑定了。

 

DNA鑑定也就是利用分生的技術,直接利用去氧核醣核酸(Deoxyribonucleic Acid)上所測得的現象以及特徵,來比對物種之間的差異性。因為DNA是最基本的遺傳單位,因此在鑑定上具有極高的可信力,即便是有變異或者是隱性的基因也可以檢測得出來。鑑定的方法有很多類:如RFLP、RAPD、AFLP等等......。這也就是所謂的基因學(Genetics)。

但是在基因學的鑑定上難道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嗎?其實不然,今天假設我們在鑑定兩個極相近物種(外觀幾乎完全看不出來的那種)時,究竟基因的差異應該要大於或小於多少,我們才能將牠們稱作"同種"或是"不同種"呢?分類學家在做這類研究時,所謂的差異性就變成非常主觀的東西了,因此做出來的結果往往會有所差異。

 

不同學者在做完定序結果後,做出來的分類樹往往會有些許的差異,產生的結果就可能如同上面。(Akito Y. Kawahara et al. ,2014)

 

常常有人會問說,但是我在野外看到一隻蟲,沒辦法馬上使用DNA定序來看他到底是哪類阿,難道沒有從外觀可以分辨的方式嗎?

我只能說的確沒有百分之百可能正確分辨蝶蛾的方法。我們常聽到的蝶蛾分類方法大概如下:

1.蝶類是棍棒狀(Capitate)觸角;蛾類是羽狀(Plumose)或是其他形狀觸角。

目前在台灣來說,已知種的蝶類,觸角確實都是棍棒狀(Capitate)。但是在蛾類也有棍棒狀觸角的類群,因此無法適用。在國外就更不用說了,有些蝶類甚至不是棍棒狀的觸角。

2.蝶類是白天出來的;蛾類是夜行性的。

並非所有的蛾類的都是夜行性的,斑蛾科(Zygaenidae)、鳳蛾科(Epicopeiidae)底下就有許多日行性的種類。

3.蝶類停棲時翅膀會合起來;蛾類是平展或是屋脊狀的。

幾乎所有類群的蝶類在停棲時都有觀察到翅平展的現象,而在蛾類中也有些類群會在停棲時收起翅。

4.蛾類的幼蟲通常佈滿毛;蝶類則否。

鱗翅目幼蟲身上的毛其實是有差異的,要先了解這個類群長的是所謂的毛,或者是棘,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。蝶類底下,部分灰蝶科(Lycaenidae)及蛺蝶科(Nymphalidae)的幼蟲身上是具有毛的,有些類群則是具有棘;而在蛾類中也有許多幼蟲是全身無毛的,無法一概而論。

5.其他的迷思。

-蛾類的幼蟲(所謂的毛毛蟲),通常都有毒,蝶類幼蟲則否其實不然,在台灣來說,鱗翅目底下多數的類群都是無毒的,即便有毒也只是些微的防禦性化學物質。真正有毒類群包含部分刺蛾科(Limacodidae)、斑蛾科(Zygaenidae)、裳蛾科(Erebidae)、天蠶蛾科(Saturniidae),為什麼會全部都用部份呢?因為即使是在這些類群,也並不是所有種類都有毒。而有些人觸碰到鱗翅目幼蟲會紅腫癢,部分原因是因為幼蟲身上的細毛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,並非是幼蟲含有毒液。

-蝶類的體型比較瘦長;而蛾類則相對肥胖。其實許多蛾類也都是具有瘦長的身體,而蝶類中的弄蝶科(Hesperiidae)身體相對其他類群來說也是算肥胖的。

-蝶類看起來就是漂漂亮亮的;而蛾類看起來就是比較灰暗。可以試著查查看喜蝶科(Hedylidae),這是蝶類底下的一支,看起來一點都不漂亮吧。又或者你可以查查看燕蛾科(Uraniidae)底下的Chrysiridia這一屬,就會發現牠們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。

-蝶類不會結繭;而蛾類大多數都會結繭。所謂的繭其實是指鱗翅目吐出細絲所製成的構造,在鱗翅目中會吐絲作繭並非只有蛾類。蝶類中會吐絲的類群不算少數,只是他們不用在化蛹作繭而已;而蛾類中作繭也不是大多數,有些只用葉子捲ㄧ捲、有些則是化土蛹。

 

總結來說,蝴蝶只是鱗翅目底下的一支,被我們給稱作蝴蝶(Butterfly),其實並沒有完全可以區分的依據,也不需要強勢的一定要把牠們給分出來。下次在野外看到一隻鱗翅目,試著去了解他們的種類以及一些有趣的行為遠比討論牠是一隻"蝴蝶"或是"蛾"要有趣多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caenida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